頌缽如何放鬆了你

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,越來越多人尋求自然療癒的方式來舒緩壓力、改善身心健康。頌缽,這個古老的療癒工具,不僅僅是東方文化的象徵,更是科學驗證的放鬆助手。本文將從腦波和共振兩個角度,深入探討頌缽如何幫助我們找回平靜與和諧。

腦波篇:頌缽如何調節我們的腦部活動

腦波是什麼?

人的大腦在運作時,大腦的神經細胞會不斷放電,不同的腦波記錄,是用腦波儀測得這些電氣性的振動,而得到的曲線圖。我們所有思想、情感和行為的根源,就是這些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交流。

若將腦波比喻為聲音波動,在低頻與高頻的聲音中,帶來的情緒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:

  • 低頻腦波是穿透力強的鼓聲
  • 高頻腦波是清亮的長笛高音

像交響樂一樣,高、低不同的頻率相互聯繫,形成了一個人內外在行為和情緒的表現。

腦波有哪些種類?

❶ Delta(δ)波(0.1~3 Hz)

這是大腦最慢的波段,在我們處於深度、無夢的睡眠時出現。身體在這個狀態時會分泌抗衰老的賀爾蒙,像是:生長激素、褪黑激素,促進身體的修復與自癒。Delta波是最深的放鬆療癒和最深度的精神聯結,是通往無意識的大門,讓我們連結宇宙的集合意識。

❷ Theta(θ)波(4~8 Hz)

Theta波是第二慢的腦波,反映了清醒和睡眠之間的狀態,人們通常會感覺好像睡著了,但仍可以意識到周圍發生的事情,或像是清醒著做夢一樣。在這個狀態中,人們具有最強的創造力、直覺、長期記憶力,並與潛意識相連。我們可以藉由冥想、內觀,讓自己進入Theta波的狀態。

❸ Alpha(α)波(8~12 Hz)

Alpha波也是屬於較慢速的波段,是意識和潛意識的交界與連結。當人們處於Alpha波的狀態時,是感覺放鬆、平靜的,我們可能正在執行一件事情,但沒有非常集中精神,像在原野中筆直的道路上開車,我們不會意識到時間的流逝,也不會覺察到自己如何操控汽車,一切彷彿自動化完成。

❹ Beta(β)波(12~30 Hz)

Beta波和我們理性的腦相關,在這個狀態中,我們有更高的注意力、警覺性、邏輯性。在分析解決問題、判斷、決策、注意傾聽和思考時,大腦大部分處於Beta波。若比喻為開車,就像是在城市中行駛,我們知道要開向何處,也時時注意周遭的狀況,紅燈要停,變換車道時後方是否有來車。

❺ Gamma(γ)波(30Hz以上)

Gamma波是最高頻的腦波,當我們處於極高的精神集中時出現。人們在這個狀態時,像是安裝了最高效的處理器,可以用很短的時間處理龐大的資訊、理解五感接受到的訊息。此時心靈是非常安靜的,且極度清明與充滿智慧。

頌缽放鬆與靜心的功效

當腦波高低頻失衡時,我們的情緒、神經、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。如同聆聽走音與不和諧的樂團演奏,讓人感到焦慮或憂鬱。藉由頌缽聲音振動來改變腦波,是古老的療癒方式,樂器需要調音,我們也藉由頌缽幫自己的身體頭腦調音。

研究顯示,在頌缽療癒、冥想的過程中,腦波會逐漸放慢,進入Theta波或Delta波。這兩者皆能讓人深度的放鬆並進行修復,增加身體的自癒、促進免疫力,也讓我們觸及潛意識與無意識的範疇,進而提升學習能力、創造力。

共振篇:頌缽如何調和我們的能量場

什麼是共振?

「一切都是振動,一切都是能量」——愛因斯坦

整個宇宙都是由能量與震動組成。每一個粒子都在震動,成為我們可見的物質世界,我們內在所有的意念、情緒,也都是快速如閃電般的振動頻率。相似的能量會吸引相似的能量,而高強度的能量,會影響低強度的能量,慢慢將之同化,這就是「共振」。

生活中有許多共振的時刻:

  • 看見一群玩得很開心的小朋友,我們也會被這個輕鬆愉快的氛圍感染
  • 同住家人正在起爭執,即使沒有參與其中也會感覺到極大的壓力

音療的功用

頌缽、銅鑼浴等有機音樂演奏或是接觸式(放在身上)的頌缽音療,也是藉由共振的原理,讓人的身體、情緒、腦波,逐漸來到放鬆、舒適的狀態。將水放在缽中磨缽,缽中的水會將震動視覺化呈現。同樣將缽放在身上敲擊時,它也會跟身體內的水分共振。

影片中進行血液檢驗的研究,受試者在銅鑼浴前後抽血比較,顯示音療對於健康有顯著的影響:

  • 音療前細胞活性較低,都疊合再一起,呈缺水狀態
  • 經過20分鐘銅鑼浴後,細胞各個都分開且活動力增強,並且更加含水飽滿!

活絡的細胞,會增加攜氧能力,進而讓體內養分與廢物交換效率增加,減少發炎反應。聲音是震動,也像按摩,在共振的過程中促進體內循環。

結語

頌缽不僅是一種傳統療癒工具,更是現代科學所認可的放鬆方式。透過頌缽所產生的和諧音波,我們可以調節腦波頻率,達到深層放鬆的狀態;同時,藉由聲音共振的原理,活化身體細胞,促進循環,提升整體健康。

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,不妨給自己一段與頌缽共處的時光,讓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科學的結合,帶領我們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和諧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