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的藝術 (二) 技巧篇 - 屏息與腹式呼吸
屏息——身心安定的空間
屏息、閉氣,是自然呼吸的一部分。
人在呼吸的時候,都有一小段暫停的時間,並非吸氣、馬上吐氣、又立刻吸氣。自然的呼吸是:吸氣、暫停、呼氣、暫停。這個自然的暫停,即是我們沒有意識的「屏息/閉氣」時間。
調整呼吸,是瑜伽練習的一部分,進階的呼吸法練習中,也會加入屏息的技巧。氣息是連結身與心的橋樑,屏息時會讓心念與身體都靜下來。
「當氣息被把握住,言語、感官和聽覺也被控制了。在這種狀態下,意識從熱情與仇恨、貪婪與慾望、驕傲和嫉妒中解脫了。」——《調息之光》艾揚格 B.K.S. Iyengar
若能將放鬆屏息的時間增加,對身體健康有益:
- 當呼吸能更均勻,自然的延長屏息的時間,每個呼吸週期也會變長,和緩的呼吸,會觸發副交感神經,讓人更放鬆、冷靜,身體的消耗也會變少。
- 再更近一步,如果能在運動或是活動中,保持均勻的呼吸,也代表心肺功能更強健、身體更健康。
一起來練習看看吧
1. 屏息基礎版
盒式呼吸:吸氣 4 拍、屏息 4 拍、呼氣 4 拍、屏息 4 拍。
練習方式:
- 舒適的坐姿(背可以靠著牆或椅子)、躺姿,保持脊椎伸長且放鬆。
- 全程鼻呼吸,嘴巴要合上。
- 呼吸送到下腹部,不要讓肩頸起伏。
- 觀察是否能均勻的吸氣和呼氣,調整呼吸,讓自己不會太快就吸滿、太快就吐光。
- 屏息時保持身體放鬆,不要刻意撐住。
- 一組做 10 個回合。每次可以做 2-3 組。
2. 屏息進階版
吸氣 : 屏息 : 呼氣 : 屏息 = 1 : 4 : 2 : 1
[例] 吸氣 4 拍、屏息 16 拍、呼氣 8 拍、屏息 4 拍。
**如果太困難,呼氣後的屏息可以改成 1/4
[例] 吸氣 4 拍、屏息 16 拍、呼氣 8 拍、屏息 1 拍。
練習方式:
-
舒適的坐姿,保持脊椎伸長且放鬆。
-
全程鼻呼吸,嘴巴要合上。
-
呼吸送到下腹部,不要讓肩頸起伏。
-
觀察是否能均勻的吸氣和呼氣。
-
屏息時保持身體放鬆,不要刻意撐住。若過程中感覺很想呼吸、喘不過氣,就是太難了。
-
一組做 10 個回合。每次可以做 2-3 組。
腹式呼吸 v.s. 胸式呼吸
空氣呼吸到哪兒呢?
呼吸時空氣只會進出位於「胸腔」的「肺部」,空氣不會進出肚子!橫膈膜位於肋骨下緣,分隔了胸腔(上)、腹腔(下),橫膈膜是主要的呼吸肌肉。
* 吸氣時,橫膈膜下降,推擠腹部的臟器,造成腹部隆起。
* 呼氣時,橫膈膜放鬆上升,臟器歸位,肚子消下去。
腹式呼吸的放鬆效果
腹式呼吸不需要刻意使力,相當的和緩,能啟動副交感神經,使心跳放慢、減弱肌肉張力,人會感到放鬆,進入「休息和消化/進食和繁殖」模式。
腹式呼吸和「用力深呼吸」是不同的,當我們能夠自然讓橫膈膜收放,即能呼吸到肺最底端,這才是良好和放鬆的「深呼吸」方式。真正放鬆腹式呼吸時,是輕輕淺淺的呼吸,甚至好像感覺不的它。
怎麼做腹式呼吸?
-
平躺或斜躺,腹部肌肉放鬆。
-
輕輕地吸氣,想像骨盆腔是一個氣球,吸氣慢慢充滿整個骨盆。
-
感受到下腹的張力後即可呼氣,讓氣自然流出。
✦ 並不會有「大力深呼吸」的感覺,如感覺上胸、肩頸鼓脹或緊繃,就是吸太飽囉!
沒有特定一種呼吸是最好的
呼吸是延續生命的基本生理徵象,不能只會一種呼吸方式,而要因應不同的情況,讓身體做最適當的呼吸!
腹式呼吸身體幾乎完全不出力,是最放鬆的呼吸方式,也因此無法好好腹式呼吸的人,可能會有睡眠問題或長時間緊繃產生壓力。
胸式呼吸也是必須的,胸式呼吸僅用肺部上1/3換氣,能幫助身體快速換氣,比如說劇烈運動時,會需要使用胸式呼吸。然而,若日常生活也使用胸式呼吸,會導致我們處於長期過度換氣的狀態,可能造成焦慮、駝背等身心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