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療師心法:療癒者的能量平衡之道

身為音療師,除了為個案帶來的療癒,我們也需要覺察自身的能量狀態,理解身為音療師的負荷有哪些,並如何自我照護。

為什麼有時療癒結束後,音療師會感到疲憊呢?

● 身體層面的調適

物理層面的疲憊是難免的。初期在掌握敲缽技巧時,需要找到最省力且有效的方式。這需要不斷練習與調整,直到找到那個能產生最佳共振的甜蜜點。

● 心流狀態的專注力

音療過程需要高度專注。在聆聽缽音、觀察個案身體的回饋時,我們的大腦處於高強度的心流狀態。這種專注確實會帶來疲憊感,透過持續練習,專注力會逐漸提升,也會更習慣這樣的工作強度。

● 能量傳導的本質

當我們過度投入時,可能會不自覺地將個案的狀態反映在自己身上。但重要的是要明白——音療師其實是個透明的管道、是讓療癒能量流動的容器。當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具有自我療癒的能力,將這份信念延伸到整個療癒場域,就能以更輕鬆的心態面對每次療癒。

-

給音療師的自我照顧建議

☼ 建立個案記錄,包含音療師自身狀態的觀察。
☼ 定期進行自我覺察,確認自己的身心狀態如何?需要什麼樣的照顧?
☼ 療癒前、後使用丁夏或銅鑼幫助自己淨化與平衡。

當我們確立好療癒的意圖,了解自己只是一個媒介、是療癒能量的傳導者,就能在幫助他人的同時,讓自己保持輕盈愉悅的狀態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