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懂你的痛:疼痛的本質與音療的舒緩

頌缽音療,藉由其聲音頻率與震動,能為人帶來放鬆、沈靜下來的感受。在施作音療的經歷中,時常會遇見帶著各種不適、疼痛,來尋求放舒緩的個案,音療如何能協助緩和疼痛呢?

首先,我們先來認識疼痛究竟是什麼,再了解音療是如何影響疼痛。

▌疼動的定義

根據「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」,疼痛是指: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。

並且有以下附註:

1. 疼痛是一種個人主觀體驗,它在不同程度上受生物、心理及社會因素影響;

2. 疼痛與傷害是不同現象,疼痛不能僅從感覺神經元的活動來推斷;

3. 人們可經由生活經驗學會何謂疼痛;

4. 應該尊重個人關於疼痛經歷的陳述;

5. 雖然疼痛通常是一種適應(保護)機制,但它可能對功能、社會和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;

6. 語言描述僅是表達疼痛感受的諸多方法之一,人或動物不會表達並不代表疼痛不存在。

 

▌疼痛的功用

疼痛不見得是身體上受到傷害,不一定只有那些顯現身體上的傷口或是檢驗出來的疾病。所有主觀上的感受、情感所經歷的不愉快、難受、痛楚、「心痛」,這些也都是疼痛的範疇。有時候檢查不出來的痛,會讓人加劇焦慮憂愁,反而會加重疼痛,在醫學上除了生理檢驗、藥物治療,也關照到病人的心理狀態,了解到情緒與想法如何左右一個人的「感受」,就有可能能透過不同的療法緩解痛楚。

 

▌疼痛捎來的訊息

疼痛是不可或缺的感受之一,它是身心顯現出來的訊息,適時提醒讓人避免受到更嚴重的傷害。疼痛通常只是一個「結果」,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疼痛,因此我們需要了解疼痛到底想告訴你什麼,要怎麼回應它、與它對話。

回應疼痛的方式,也會影響後續疼痛加劇、或緩和。在與疼痛相處的過程,像是照顧受驚受傷的動物,剛開始還很激動時,可能會有劇烈的行為和反應,稍作安撫後,就能慢慢理解這些反應被背後的原因,進而找出改善和治療的方向。

▌頌缽如何緩解疼痛

研究顯示,音樂有助於放鬆、緩解焦慮,特別是慢速、低音、沒有歌詞的音樂,這樣的音樂有助於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水平,聽到喜歡的音樂時,大腦也會釋放出讓人感到愉悅的多巴胺。

音樂幫助人們將注意力帶離那些引發焦慮的想法、對未來或過去擔憂,聆聽舒緩的音樂時,注意力會被帶向樂音,身心隨著音樂搖擺,讓人忘記那些讓人感到不適的想法或感受。大腦傾向集中注意在感到愉悅的事物上,療癒的聲音、音樂很容易分散人們的注意力,轉移內部或外部的壓力,讓人解除緊繃的狀態,釋放出壓抑的情緒。

演奏頌缽產生的聲音,是一陣陣一波波較低頻的聲響,研究顯示在聆聽頌缽演奏時,腦波會慢慢降低到Theta 波,啟動副交感神經,人會逐漸感到放鬆,心跳、呼吸也會和緩下來。情緒的結鬆動了,心理上就會感到舒緩。缽音更深沈的震動,也藉由空氣或與身體接觸的方式傳遞到全身,鬆開緊繃的組織,與身體的水分共振,促進循環順暢,在生理上亦有舒緩效果。

 

▌舒緩疼痛 ≠ 治療

疾病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之一。我們感到急劇疼痛時已無暇分心去了解疾病的原因,因此讓疼痛舒緩,人們會較正確地向醫生敘述症狀,疼痛舒緩後有放鬆的效果,休息時間更完整、消化也會比較穩定,有助於加速復原的過程。

 

▌其他回應疼痛的方式

除了音療外,也有許多其他的練習,可以幫助舒緩疼痛。比如:正念、冥想、呼吸法練習、醫療、藝術治療、按摩、精油...。

 

疼痛的感受是很私人的、每個人實際上的感覺可能都不同,但是若能了解疼痛的本質,就能靜下心來找出疼痛的原因,讀出疼痛訊息的意涵。這個過程中不只是處理疼痛,亦會越來越了解如何過身心更健康的生活。

 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