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脈輪冥想指南
七脈輪代表著人體能量中心,每個脈輪都掌管著特定的身體部位和心理狀態。透過冥想,我們可以平衡這些能量中心,促進身心靈的和諧。讓我們一起探索每個脈輪的特質以及相應的冥想方法,開啟靈性覺醒之旅。
1. 海底輪(Muladhara Chakra):扎根與安全感
海底輪又稱為根輪(Root Chakra),非常具象化地將人體想像成一棵樹,扣緊這個能量中心的主題:接地。海底輪對應的身軀位置在脊柱底部、生殖器官、腿、足,對應著安全感、生存議題、身心意連結的彈性。
海底輪冥想
- 找一個安全安靜,可以散步的地方。
- 若允許,前往大自然環境,可以脫掉鞋子,讓足底接觸泥土大地。
- 深呼吸到下腹部,想像每一次呼吸都一路通到尾椎。
- 眼神柔和低垂。
- 緩慢行走,感受行走的每一步與呼吸的搭配、感受每一次中心轉移、感受土地穩定的支持。
- 專注在行走上,緩慢步行 10-15分鐘。
2. 臍輪(Svadhishthana Chakra):創造力與情感
臍輪又被稱為生殖輪、性輪、本我輪,對應的身軀位置在肚臍的下方,包含了性腺、生殖器官、腸腎臟、膀胱。臍輪議題圍繞著關係如何產生連結,才能轉化為自身感受的愉悅,為生活帶來創造力。臍輪對應的元素是水,水佔身體70%,身體情緒流動亦為水的特性。
臍輪冥想
- 播放海浪音樂,或是前往海邊。
- 或坐或臥,閉上眼睛,聆聽浪潮的聲音,觀察水聲的規律。
- 觀察內在的呼吸、觀想海的氣味、皮膚的感覺,慢慢融入水中,與海同步。
- 沈浸在這個狀態中幾分鐘,享受浪潮一波一波沖刷著自己的內外在。
- 帶著海洋的能量,慢慢睜開眼睛,接續今日的生活或準備休息。
3. 太陽神經叢(Manipura Chakra):力量與轉化
太陽神經叢,梵文意思為「光輝寶石之城」。位於肚臍周圍,對應的器官有:胃、脾臟、胰臟、腎臟、腎上腺。這個脈輪主導人的「火能」,在阿育吠陀中,火能是消化、新陳代謝、轉化的能量,同時影響智性、自信。最近天氣炎熱,當外在環境的火能過高時,人體內的火能會降低,消化能力減弱,因此夏天需調整為較易消化的飲食,注意水份補充,下午可以午睡一下恢復能量。
太陽神經叢冥想
- 來到舒適穩定的坐姿或躺姿,閉上眼睛。
- 緩慢輕柔的深呼吸,將注意力放在肚臍周圍。
- 每一次吸氣,想像一團黃色的光注入身體,從肚臍擴散,遍佈全身。
- 每一次呼氣,想像光灑落在空間中。
- 光淨化了你的身軀與整個空間,也讓你充滿信心與慈愛。
- 帶著這樣飽滿而穩定的內心,接續今日的生活吧。
4. 心輪(Anahata Chakra):愛與慈悲
心輪是愛、同理、慈悲、平衡的中心。Anahata 在梵語中的意思是「沒有任何兩物相擊下所發出的聲音」,在愛的疆域中,沒有比較和衝突,內在與外在完全和諧。心輪的元素是空氣(Air),空氣包覆環繞著我們,輕柔的支撐著生命,愛,亦是如此。
「傷口是光進入生命的地方。」"The wound is the place where the light enters you."--魯米 Rumi
只有敞開心扉,才能讓愛進來。在心輪冥想中,我們邀請無限的愛流過我們,治癒自己和他人。
心輪冥想
- 坐或躺,找到舒適的姿勢。
- 一隻手在胸口、一隻手在腹部,閉上眼睛,專注感受呼吸與身體的起伏。
- 將意識帶到胸前,感受吸氣時胸口、鎖骨展開,呼氣時,內在的空間更加寬廣。
- 觀想一道光,在吸氣時,充滿胸腔;呼氣時,光慢慢散佈到全身。
- 觀想你深愛的人,想像這道光籠罩他。
- 觀想與你關係不好的人,想像這道光籠罩他。
- 觀想自己的臉,想像這道光籠罩自己。
- 臉上帶著微笑,將這樣和平的感受,帶到接下來的日常活動中。
5. 喉輪(Vishuddha Chakra):表達與溝通
喉輪對應的身軀位置在喉嚨、口、食道、甲狀腺、神經中樞,內在則對應了表達溝通、調整、語文、智慧、理想。喉輪位置對應到肩頸,而我們在表達時,也不一定只用口語,書寫、繪畫、肢體語言也都是溝通與表達的方式。日常生活中,常常低頭滑手機或是久坐用電腦,別忘了時不時動一下肩膀和伸展手臂,讓喉輪能量流動順暢~
喉輪冥想
- 放鬆肩頸:轉轉脖子、肩膀;捏一捏脖子後方、肩頸交接處。
- 來到舒適穩定的坐姿,讓脊椎伸長,閉上眼睛。
- 10-20次緩慢輕柔的呼吸,每一次吐氣,都讓肩頸的肌肉更加放鬆。
- 深一口氣,連貫的依序唱出 A(ㄚ)、U(ㄨ)、M(ㄇ)音。
- 觀察發音不同時,體內共鳴位置的移動。
- 唱10-15次,結束後再靜坐放鬆一會,感受體內共鳴的餘韻。
6. 眉心輪(Ajna Chakra):直覺
眉心輪對應的身軀位置在臉部、眼睛、松果體、腦垂體,內在對應能量為觀察,無論是以肉眼視外界,或以心眼觀內在,都統稱為覺察力。藉由活絡該部位的松果體時激發直覺均衡心與靈,可使自身達到無惑、清明、超越的覺醒。
眉心輪冥想
- 放鬆眼睛:將雙手搓熱,覆蓋在眼睛上,稍稍轉動眼球。
- 蠟燭置於約1米遠的位置,在眼神的高度。
- 來到舒適穩定的坐姿,讓脊椎伸長。
- 由下往上,慢慢將視線靠近火光。
- 凝視約10~15秒後閉上眼睛。
- 閉眼時間3~4分鐘,觀察重現在眼前的火光。
- 步驟4.~6. 重複3次。
眼睛若酸酸的、流出眼淚,是自然的淨化反應。 練習經驗增加,凝視的時間可以慢慢增加至30秒、1分鐘。 不需「用力」觀看,比較像是失焦的凝視。 如有任何不適,請停止練習,閉眼休息至感覺恢復正常狀態。
⚠️ 青光眼、高度近視者,請勿練習燭光凝視。
⚠️ 使用火燭請注意安全。
7. 頂輪(Sahasrara Chakra):覺醒與合一
頂輪其梵文寓意與圖像表示著千瓣盛開的蓮花,茂盛綻放彷彿擁抱自然,又與天合一。頂輪對應的身軀位置在腦部、皮膚、神經中樞、荷爾蒙平衡,內在對應能量為智慧與開悟,所帶來的純粹的意識,讓我們能夠不受物質形式的侷限,在自我探索中,達到由內而外的淨化。
頂輪冥想
- 連結頂輪,適合前往山林中,與自然連結。
- 暫時放下手機,也不與人交談。
- 感受所處的環境,選擇當下直覺的方式與自然連結:擁抱樹木、躺在草地中、輕撫河岸邊的大石、靜靜坐著聆聽周遭細微的聲響、感受空氣的溫度和氣味⋯
- 將自己融入、沈浸在自然中。
透過這七個脈輪的冥想實踐,我們可以逐步平衡身心能量,提升靈性覺知,達到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。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壓力,還是尋求靈性成長,這些冥想方法都能引導我們回歸內在的寧靜與智慧。
祝願您在脈輪冥想的旅程中,找到內在的平衡與和諧。